獼猴桃嫁接技術方法(圖文攻略)
最近,筆者聽聞很多獼農朋友開始嫁接獼猴桃幼苗,不少朋友在討論采用哪種獼猴桃嫁接方法成活率最高。今天,筆者就一家之言說說獼猴桃嫁接,望能引發大家討論。
影響獼猴桃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是什么?
在獼猴桃嫁接過程中,如果兩個品種親緣關系越近,那么親和性越好,嫁接后的成活率也就越高。
因此,美味系獼猴桃用野生美味獼猴桃做砧木、中華系獼猴桃用野生中華獼猴桃苗做砧木最好,當然也可以把美味獼猴桃嫁接到中華獼猴桃上,犧牲一些成活率的問題。
獼猴桃嫁接時間和方法
1、時間
獼猴桃嫁接可在春季、夏季、秋季進行,以春季最為理想。早春嫁接要對嫁接枝條進行冬季貯藏,嫁接時間一般選擇在傷流期前20天以上,越早越好,只要最低氣溫高于5℃便可進行嫁接。
2、方法
嫁接方法很多,一般早春幼苗嫁接用劈接、切接、舌接、插皮接法等。
①劈接——砧木較粗時
先用嫁接刀在砧木正中間切開,深度在4~5cm,再將接穗的下端削成斜面長2~3cm的楔形斜面,楔形的一側厚度較另一側略大,接穗上剪留1~2個飽滿芽。削面要一刀削成,平整光滑。
將削好的接穗從接口中間插入,兩邊的形成層對齊(紋理對齊),然后用嫁接膜捆綁包扎,注意要將芽露出。
②切接——砧木較細時
將砧木在離地面5~10cm光滑處橫向剪斷,在斷面的1/3~1/4處(形成層處)垂直下切,切口長3cm左右。接穗剪留一個芽,芽下4~5cm處剪斷,在芽下對側削一長3cm左右的長斜面,再在芽下同一側削長約1cm的短削面,最后在芽上2cm處剪斷。
將削好的接穗長斜面與砧木切口對齊,同樣要兩邊的形成層相接,用嫁接膜綁好。
③舌接——砧木和接穗均較細,且大致相同時
選擇砧木距地面5~10cm的端正光滑處斜削成舌形,斜面長3cm左右,在斜面上方1/3處順枝條往下切約1cm深的切口。接穗留1~2個飽滿芽后,在其下端削同樣的大小的一個斜面和切口,將接穗反方向插入砧木,使形成層對齊,綁好。
④插皮接法——砧木粗度在2cm以上、接穗粗度小于砧木
在砧木據地面5~10cm處剪斷,在平滑一側的皮層縱向切3cm長的切口,并將皮層輕輕往兩邊撬開。接穗上剪留2個飽滿芽,下端削成長3cm的斜面,再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,斜面貼合砧木。接穗斜面頂端與砧木截面持平,接口用塑料薄膜條包扎嚴密。
注意
①嫁接刀要用75%的酒精消毒,最好嫁接完一株消毒一次,防治潰瘍病等病菌傳染。
②砧木和接穗的削面一定要平滑,平滑的削面能夠增加結合的緊密度,因此使用的刀一定要鋒利,削砧木和接穗時盡可能一刀而成。
③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一定要對齊,二者的接觸面積越大,結合緊密,成活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因此在削磚木和接穗時切面可適當延長一點,增加形成層的接觸面積。
④結合部位的包扎一定要嚴密,但又不能捆綁太緊或太松,太緊對養分和水的運輸有影響,且易使組織受傷;太松會使砧木和接穗接觸不夠緊密,削面容易失水變干,影響存活率。
⑤嫁接前可以在太陽下曬一曬接穗枝條,適當輕微脫水有助于提高成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