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化苗木的冬季修剪技術
行道樹是城市環境的守護者,是城市風景的創造者。冬季修剪是行道樹日常養護的重要工作之一,既有利于提升整體景觀面貌,又能發揮其生態功能和社會效益。
一
行道樹冬季修剪的五大目標
1、調整樹形,平衡樹勢
通過修剪,可以優化樹形,修除病蟲枝葉,擴大綠量,調節肥水分配,促使樹木生長旺盛,并且有助于樹木通風透光,有效減輕病蟲危害。
2、緩解與公共設施的矛盾
減少樹枝對城市上方架空設施、公共交通標志、居民采光的的影響。
3、減少果毛污染源
懸鈴木修剪時將球果枝去除,梳理部分枝干,促使新生枝條營養充足,以達到減少果球的目的。
4、統一樹形,打造美麗林蔭道
保持行道樹樹形美觀,可以提升道路景觀效果,增強遮蔭、透光等效果。
5、平衡根冠比例,降低臺風倒伏風險
控制樹木高度,降低樹木重心,提高樹冠通透性,可減弱臺風侵襲時的受風阻力。
二
行道樹冬季修剪時間
每年的冬季修剪一般從當年10月下旬一直持續到翌年4月下旬,春季剝芽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底之間。
圖為行道樹主要養護工作的時間進程,實際養護中會根據不同樹種進行相應調整
三
行道樹冬季修剪法則
城市行道樹的修剪一般可遵循“七去五留”的法則,即剪除枯枝爛頭、病蟲枝、重疊枝、交叉枝、徒長枝、下垂枝、矛盾枝,保留好骨架枝、裝飾枝、踏腳枝、營養枝、外向枝。
四
行道樹冬季修剪要點
1、杯狀型修剪
用杯狀型修剪使樹冠內部中空、樹高統一,基本形成“三股六叉十二枝”的基本結構,可提升防汛防臺能力。多適用于小型或中型樹的修剪。
2、輕修型修剪/自然型修剪
不改變樹木原有形態,懸鈴木修剪最好在具有杯狀型樹形二級以上骨架的基礎上,執行“七去五留”法則,緩解與公共設施等矛盾。多適用于中型或大型樹的修剪。